全球首艘!珠海开工建设游弋式水体自然交换型养殖工船

兼具渔业养殖、全球海上休闲旅游两种功能、首艘式水可替代3000个以上的珠海近岸“渔排”、拥有水体自然交换功能、开工可自动巡航寻找适合水温环境、建设可躲避深海风浪对海鲜的游弋养殖伤害……10月26日,由九洲控股集团全资打造的体自深远海养殖工船——“九洲一号”在位于平沙镇的江龙船艇举行开工仪式。据悉,然交将于明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换型“九洲一号”,被业界称为全球首艘游弋式水体自然交换型养殖工船,工船将为珠海乃至全国打造渔旅融合示范性样板。全球

市委副书记、首艘式水市长黄志豪,珠海市委副书记李彬和省市有关领导嘉宾出席开工仪式。开工

位于珠江入海口的建设珠海,海洋资源极为丰富,海洋经济是珠海的优势所在和潜力所在。《珠海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发展海洋高端装备、海洋生物、海洋新能源、海水综合利用四大海洋新兴产业,构建高质量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现代海洋城市。

九洲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建平介绍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海远海养殖”,这是“养殖工船”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九洲一号”养殖工船的开工建造,是贯彻落实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加快推进珠海海洋经济和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标志着珠海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中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九洲一号”效果图

据珠海九洲控股集团蓝色航旅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家新介绍,“九洲一号”船长155.8米,宽44米,属于10万吨级游弋式水体自然交换型养殖工船,即船舶自带动力系统航行,兼具渔业网箱养殖、海上休闲旅游两种功能,可联动海岛旅游资源,进一步丰富珠海海洋产业业态,向世界深远海养殖贡献了“中国方案”,为珠海乃至全国打造渔旅融合示范性样板。

其中,渔业网箱养殖时,船体吃水深度可达18米,养殖水体8万立方,相当于一艘航母的体量,等同于一个5000亩的池塘养殖场,可以替代3000个以上的近岸“渔排”,未来主要开展金仓鱼、章红鱼等名优鱼种养殖,养殖产能达到3000-5000吨/年。该船的投入使用,可为实现粤港澳大湾区“蓝海粮仓”的宏伟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在开工仪式现场,“九洲一号”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关注。王家新表示,“九洲一号”的最大亮点在于实现了养殖水体与海洋水体的自然交换,不仅达到了水产品自然养殖的目的,也有效保护了海洋生态,“这种水体自然交换型养殖工船,目前在全球属于首创。

“九洲一号”效果图

此外,"九洲一号"采用新能源技术,在日常养殖期间,具有零排放、无污染的特点;可自主航行寻找适渔的养殖环境,躲避大海风浪、赤潮等对养殖物的伤害;根据不同的季节在珠海、湛江、海南的海域开展鱼种养殖,它将突破近岸养殖的一系列制约因素,推动养殖区域由近岸走向深远海,实现海水养殖由传统农业化向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创新探索,助力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再提速。“其创新的养殖模式具有深远的社会生态价值。”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熊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