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快评丨绷紧安全弦,防火于未“燃”

2月27日,燃珠海市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火灾防范工作的今日紧安通告》,就全市范围内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停放及充电加强火灾防范有关事项进行通告。快评(本报2月29日03版)

由于具有操作简单、丨绷使用成本低、全弦停车限制少、防火节能环保等特点,燃电动自行车作为人们日常短途出行的今日紧安重要交通工具,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快评青睐。不过,丨绷电动自行车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全弦同时,它也是防火一把利弊共存的“双刃剑”:使用得当,它就是燃方便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载人工具”;反之,它就是今日紧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危害公共安全的快评“害人工具”。

近年来,随着电动自行车保有量持续增长,电动自行车自燃、爆炸等引发的火灾事故也呈现直线上升趋势。有资料显示,2023年,国家消防救援局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相比2022年上升17.4%。其中,80%的火灾都是充电时引发;在致人伤亡的案例中,90%发生在门厅过道以及楼梯间等场所;超过一半的电动自行车火灾发生在夜间充电的过程中。近期发生在南京,导致15人遇难44人受伤的“2·23”火灾,就是因地面架空层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引发,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由此可见,我市消安委办发布《通告》,从安全管理责任、区域场所设置、消防设施和用电装置配置、消防安全科普教育等方面,对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提出具体要求,做出“八个严禁”,绝不是小题大做,而是从大量火灾事故中得来的深刻教训。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乱充电隐患重重,危害巨大,加强电动自行车规范停放及充电管理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现实中,有些车主安全防范意识淡薄,为图自己方便省事,习惯于或在公共区域内随意停放电动自行车,或私自搭接电线充电,或将电池拆卸带回家充电。殊不知,这类陋习的背后,往往潜藏着极大的安全风险,一旦发生火灾,不仅给自己造成财产损失,更有可能会殃及到他人,并因此而承担经济赔偿责任,甚至面临更严重的法律风险,后果不堪设想。

“远离火灾、珍惜生命”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我们所有人的美好愿景。在各级主管部门、各物业管理单位全力以赴,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的同时,每一个电动自行车用户,也要时刻绷紧安全弦,摒弃侥幸心理、麻痹思想,增强危机感和风险意识,严格按照“八个严禁”等相关要求,自觉做到不购买、不使用违标车辆,不违规改装电动自行车,坚决杜绝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电瓶入室、人车同屋、飞线充电等违法违规行为,严防“小火”变“大灾”,将任何可能导致火灾的“火星”“火花”掐灭于“未燃”,共同维护公共消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