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桥区磷溪镇:“一村一品”渐成规模 乡村振兴有力推进

图为仙美村村民正在采摘菱角。一村一品 湘闻 摄


  本报记者 梁佳涛 通讯员 湘闻

  黄皮果、湘桥溪镇乡村菱角、区磷芋头……种类繁多的渐成特色农产品如今是湘桥区磷溪镇乡村振兴的新“主角”。近几年来,规模磷溪镇加快推动农业生态化、振兴特色化、有力品牌化发展,推进认真统筹谋划乡村布局,一村一品加强农村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湘桥溪镇乡村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区磷推动“一村一品”遍地开花、渐成渐成规模,规模助力乡村振兴全面铺开、振兴有力推进。有力

  磷溪镇仙美村是远近闻名的“菱角之乡”。目前,正是菱角收获上市的季节。走进仙美村,池塘中连片的菱叶,犹如绿色的地毯铺满水面,美不胜收,采菱人穿梭其间,将一只只藏在菱叶底下的菱角“揪出”,垒成一排排“元宝山”,动作十分地麻利。据介绍,该村产出的菱角品质优良,软糯香甜,十分受市场欢迎。

  菱角虽好,采摘不易。仙美村党总支书记李伟钦介绍说:“采菱是一种艰辛的劳动,也是个技术活,年轻人大多不愿意从事采摘工作,采菱人多为中老年人。”如何吸引年轻人回家创业,是仙美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李伟钦告诉记者,目前全村种植菱角近200亩,每亩年产量约5000斤。为发展壮大村里的菱角产业,近年来,仙美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积极打造“山尾金厝池菱角”品牌,采取线上和线下销售的模式,打开农产品品牌市场,将菱角打造成“一村一品一特色”。“希望把这个品牌打造好,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从而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家创业,助力乡村振兴。”李伟钦说。

  黄皮果是磷溪镇的另一重要经济作物。采摘硕果、打卡拍照、游赏农庄……盛夏时节,磷溪镇芦庄村黄皮果园里不时传出欢声笑语,游客在果园内玩耍嬉戏,品尝新鲜采摘的黄皮果,体验不一样的采摘乐趣。芦庄村是“一村一品”黄皮种植专业村,自清末至今,黄皮种植历史已达160多年之久,种植面积将近1200亩。

  近年来,芦庄村依托黄皮果特色产业资源,大力发展农旅融合,拓宽黄皮果销路,增加村民收入,不久前,一场主题为“共享丰收硕果,助力乡村振兴”的农旅融合盛事——湘桥区2022年“黄皮果采摘季”暨特色农产品推介活动就在磷溪镇芦庄村举办。

  芋头是磷溪镇的又一特色农产品。塔后村种植芋头历史悠久,所产的芋头不仅块头大,而且口感细软,绵甜香糯。这主要得益于塔后村独特的沙土土质和种植技术,个大味美的芋头在当地市场颇受欢迎,不少品尝过的外地游客也频频复购。塔后村村民蔡发茂在村里种植芋头已将近50年,他告诉记者,塔后村的芋头尝起来香、糯、甜,而且隔夜不会变黑。记者了解到,接下来,塔后村将结合当地环境,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让农产品走出去、让游客走进来,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据了解,磷溪镇目前共报批乡村振兴项目42个,投入资金2540万元,其中支持乡村产业发展项目3个,投入资金80万元。接下来,磷溪镇将依托传统的仙美菱角、芦庄黄皮果、塔后芋头,以及溪口卤鹅、仙田番薯等特色产业,擦亮特色农业产业品牌,以科技助力和电商赋能,增强产业造血功能,打造以磷溪卤鹅为主要产业,仙美菱角和芦庄黄皮果等为辅助产业的磷溪乡村振兴产业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