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向东 重庆向西 成渝双城共托中国经济第四极

摘要:“成都向东,成都成渝重庆向西,向东向西两座城市相向发展,重庆中国才能共同支撑起中国第四极。双城”成都曾在不同场合表达成都向东发展的共托决心,而这种“相向发展”,经济正为成渝之间的第极城市带来更多的发展良机。

成都向东 重庆向西 成渝双城共托中国经济第四极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杨仕省 北京报道

1月3日,成都成渝在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六次会议上,向东向西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庆中国重磅消息来了。

会议提出,双城要强化重庆和成都的共托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经济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第极改革开放新高地、成都成渝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质量发展。

年度首次财经工作会议对成渝发展作出专门部署,在新的定位下,成渝如何唱好“双城记”值得期待。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意义,是已经进行了20多年的西部大开发更深层次的战略安排,是更高水平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双城,就是在国家层面以此为抓手,铸造一个体量、幅员、人口、产业结构乃至生态环境的新的增长极。”1月4日,成都市社科院原副院长、现学术顾问陈家泽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陈家泽表示,与中国经济第一极的三大湾区均处沿海地区不同,作为第二极的成渝城市群,还被赋予内陆开放的重任,像脊梁一样托起中国的经济宏伟版图。

双城经济圈

从成渝经济区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渝地区升格国家战略呼之欲出。

记者注意到,2019年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就明确要求:研究提出支持成渝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培育形成新的重要增长极。

“此次会议毫无疑问传递出非常鲜明的积极信号。”四川社科院副院长盛毅称,与此前的成渝城市群不同,此次会议新的提法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将原来的‘经济区’概念转成‘经济圈’,经济圈更生动、形象一些。”1月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对照三大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城市群的表述:京津冀城市群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城市群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珠三角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果成渝城市群上升到国家战略,它未来的准确表述就应该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盛毅说。

此次会议也明确提出“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放在整个内陆开放战略高地的层次上提出的。过去常见的说法是“内陆开放高地”,而这次成渝是明确了“内陆开放战略高地”,战略地位明显提级。

在中国,除了四大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外,至今还没有哪个区域的影响力可与成渝媲美。此次会议明确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定位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前三个表述此前在不同层级都有出现,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属首次。

另外,会议要求成渝“唱好双城记”。但提成渝双城记,这不是第一次。2019年7月,川渝两地召开的推进川渝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合作座谈会,当时就明确提出:秉持“一家亲”理念,唱好“双城记”。

成渝城市群何时能够上升到国家战略的时间未定,但本报记者注意到,此次会议已明确提到,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这意味着未来成渝“双城记”还会有更实质性的举措。

成都向东,重庆向西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无疑首先要在国家指导下梳理评估当前发展情况和规划部署,进一步制定长远规划,优化区域协调机制,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如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要求,做到一体化发展。”盛毅称。

盛毅认为,成渝城市群建设要以中心城市建设推动一体化进程,像成都、重庆等核心城市要做大中心城区规模,带动区域升级,不能泛泛地讲整个区域一体化建设。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绿色城市研究所副所长徐辉曾参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应文件的编制。他认为,从当前来看,中国需要在全国层面上相对均衡地探讨中心城市概念,所以国家也寄望于更多中西部城市来承担更多的功能。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璐也认为,成渝城市群的发展关键是成、渝两个(双)核。“仅以核心城市而言,成、渝两地的经济实力在全国来讲已不弱,如何通过两座核心城市的带动,发展出更多的中等规模城市,将是成渝城市群发展的重点。”

记者了解到,成渝的大背景都是在抓住沿海产业转移浪潮的同时,培育自己的创新增长点。比如,成都的Tntel芯片厂和重庆的电脑整机制造厂,就是一个典型的产业互补案例。

成都东进主要是拓展发展制造业的空间,可以更近距离和重庆对接。而此次会议强调,推进成渝地区统筹发展,还需发挥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这意味着,重庆、成都还需要发挥更大的溢出效应。

“成都向东,重庆向西,两座城市相向发展,才能共同支撑起中国第四极。”成都曾在不同场合表达成都向东发展的决心,而这种“相向发展”,正为成渝之间的城市带来更多的发展良机。如比邻重庆的资阳市,与重庆签署了深化临空经济产业发展合作协议,而正是占据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优势,让资阳在产业上找到了更大的发展动力。

让多方受益的成都东进战略,正在如火如荼的推进当中。1月3日,被问及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时成都市发改委副主任向进介绍,将依托东部新区、成都天府新区和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成都都市圈。

与三大湾区相提并论

近几年,成渝城市群的发展一直被给予厚望。

3年前,国务院批复《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赋予其定位: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示范区。

按照此规划,成渝城市群包括:重庆市的全境,四川省除西部三个州(阿坝、甘孜、凉山)和攀枝花以外的所有城市,面积1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亿人,GDP近6万亿元。

“近几年,成渝城市群的发展,有目共睹。”陈家泽说。

特别是2019年3月,国家发改委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将成渝城市群与三大湾区(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城市群)并列,培育形成新的重要增长极,支持其高质量发展。

当时,还引发一波热议。从国家层面看,将成渝城市群与三大湾区相提并论,实属罕见。中国城市群,就规模与影响力来说,三大湾区属于第一梯队,成渝城市群与其他国家级城市群(如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等),只能算是第二梯队。

而今,成渝城市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交通将被一一打通,已融入“通欧(欧洲)达海(印度洋)”的新时代。“渝新欧”和“蓉欧”两大班列,直达欧洲,新建三条陆海大通道,直抵印度洋。

当交通瓶颈被打通时,成渝城市群新的产业也呼啸而至,成都如网游、电竞等产业异军突起,而重庆“西进”中笔记本电脑产业突飞猛进,让最老的汽车工业,也获得了新生。

与其他城市群相比,成渝城市群的优势更为独特。

华裔经济学家姚树洁认为,成渝城市群能带动西部地区的发展,助力整个中国经济动能转换,实现中国区域经济均衡及可持续发展;重庆社会科学院院长唐青阳则认为,成渝城市群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具有发展为世界级城市群的潜力。

1月4日,海南现代管理研究院院长王毅武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成渝双城与黄河生态带都将成为国家战略。到那时,成渝城市群成为继三大湾区之后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极,也就名正言顺了”。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